晏璧與
《濟南七十二泉詩》
在濟南泉水的歷史上,第一個對濟南七十二泉逐一吟詠品題的,是明人晏璧。收錄在明崇禎年間《歷乘》中的晏璧《濟南七十二泉詩》,業(yè)已成為欣賞和研究濟南名泉的寶貴文獻資料。
晏璧,明永樂二年(1404)任山東按察司僉事,“以詩名于時”。為什么要作七十二泉詩,他在《濟南七十二泉詩》序中說得很是明白。其一是他被濟南泉水之美所感染、所打動:“沐沐之暇,與大夫君子升高眺遠。凝眸而挹山色,洗耳以聽泉流。綺館繡錯,黛蓄膏淳,誠中州之奇觀也。抑天造而地設,豈人力所能為哉?”其二,他因此聯(lián)想到,應該用詩文展示其美,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濟南泉水:“今濟南環(huán)城不一舍許,而七十二泉獻秀呈奇,是造物者為之于中州,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,亦勞而無用于神者。予故取而詠之?!?/p>
對七十二泉逐一題脈,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之事。所以晏璧所從事的是一項開創(chuàng)性的事業(yè)。因此,時任濟南知府的太原人楊渙十分欣喜地祝賀道:“斯泉也,閱古今而不能售,詩而詠之,是泉之遭也?!?/p>
由于自金至明,中間整整隔了一個元代,世事滄桑,泉水變化也很大。所以,晏璧所詠之七十二泉已與金代《名泉碑》中的七十二泉有所不同。
《濟南七十二泉詩》有著重要的審美價值。它以詩歌的獨特形式來表現(xiàn)泉水之勝,較之《名泉碑》和其后的清代郝植恭《七十二泉記》對泉水的著錄,顯然要復雜得多、艱難得多,但唯其如此,它又收到了內(nèi)涵豐富、形象直觀、辭麗韻美、悅?cè)硕恐?,實現(xiàn)了詩人適興而詠歌以“發(fā)揚濟南山水之勝“的目的。
《濟南七十二泉詩》中確有不少詩作生動地展現(xiàn)了泉水之美,令人過目不忘:
萬竹園中景趣幽,
雙泉一脈望登州。
碧梧百尺棲丹鳳,
雪浪千堆戲白鷗。
——《望水泉》
另外,他寫柳絮泉“東風三月飄香絮,一夜隨波化綠萍”。
寫柳泉“莫折柔條留系馬,柳陰深處聽黃鸝”等,亦清麗秀逸,如三春楊柳,搖曳宜人。有的詩則于平時中見哲理,如《萵苣泉》
泉名萵苣一河清,
萬事成由清苦成。
寤寐不忘冰蘗操,
菜根咬得見高情。
濟南有諸多歷史名泉,有著深厚的文化內(nèi)涵,臥牛泉即其中之一,而晏璧此詩以蕭淡簡遠之筆墨,寫出了不乏凄涼的歷史與滄桑之感:
昔聞陶墓有牛眠,
今見齊州溢井泉。
千載歷山遺勝跡,
秋風禾黍滿虞田。
晏璧寫得最好的泉水詩,當屬《黑虎泉》:
石蟠水府色蒼蒼,
深處渾如黑虎藏。
半夜朔風吹石裂,
一聲清嘯月無光。
他真的將黑虎泉當做黑虎來寫了,那么荒蠻,那么氣盛,那么勁健,那么威猛,所以他真正寫出了黑虎泉的神采。